编辑:新农人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是广东省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我市地域辽阔,山地资源和耕地资源都十分丰富。韶关市土地面积1.84万平方公里,拥有耕地资源330万亩,常用耕地195万亩,人均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第一位。农业人口208.28万人,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可利用的山塘水库水面30多万亩。是全国重点林区、广东用材林、水源林和毛竹基地,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也是珠江三角洲的绿色屏障,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这种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013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31.3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9584元,同比增长11.7%。
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04.78万亩,比去年增加18.39万亩,增幅3.78%。粮食生产面积235.62万亩、产量86.06万吨;生猪、家禽出栏分别同比增长7.0%、4.7%,禽蛋、肉类、水产品分别同比增长9.1%、5.9%和3.5%。
特色优质农业不断发展。近年来,韶关着力培育优质稻、蔬菜、畜禽、烟叶、鱼、特色水果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超过八成。建立了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了500亩以上蔬菜基地48个、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6家、规模肉鸡养殖场4家、鸡蛋生产基地3家;建设了水产良种基地。初步形成14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30个“一乡一品”专业镇。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3年,我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9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同比分别增加14家、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155家,同比增加1084家。培育家庭农场22家。仁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启动,制定了仁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及建设任务分工方案;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园区内涉农企业46家,完成投资4.3亿元,预计年产值达21.7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户均年收入5.5万元;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引进农业企业7家,建设现代化温控大棚8万平方米,流转土地 2500亩。
农产品品牌影响不断扩大。2013年,全市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品种有41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5个、绿色食品认证8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77个。在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产品有40多个,其中曲江“白马牌”马坝油粘米、南雄“金友牌”优质米、乳源“银源牌”三角鲂鱼和“大峡谷牌”竹笋、仁化“长坝牌”沙田柚、翁源“李花牌”白沙糖等16个农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农业名牌产品。
生态农业功能不断拓展。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域和生态优势,将韶关丰厚的人文底蕴、多样的自然景观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相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构建以休闲、度假需求为主要功能的高水平农业观光项目,建立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如金果生态园、旭日观光葡萄园、农作物奇观园、“冷泉滩”休闲生态园、铁皮石斛园、花卉产业(观赏)园等。
农业招商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博览会、广东农业博览会、香港美食博览会等平台,大力推介韶关投资环境。韶关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厚实的农业基础,充足的劳动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来韶投资。近几年来,我市共引进外商投资农业200多宗,合同金额4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多亿元,投资领域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物流仓储等范围,为我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韶关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