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4月20号
蔬菜人怎么走出眼前困境?
编辑:新农人



面临问题



01  机械化程度低依赖人工,生产成本增加

 我省以丘陵地为主,播种机、移栽机、采收机、除草机等适应现代蔬菜生产的农机可选择性有限,导致现阶段蔬菜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多种蔬菜依靠人工种植管理。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人员趋紧,人工费用高带动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有限。本次疫情期间,因隔离需要人员流动受限,生产用工更显紧张,我省蔬菜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利润下降;成熟蔬菜难以及时采收而出现压田现象;导致春季蔬菜种植面积下调。


1.jpg


02  产品标准化亟待升级


    我省乃至全国全年蔬菜供过于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品质便是成功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门槛,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精细化管理,更多的农产品将通过超市、生鲜店及电商等渠道销售,所以农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就越发重要。即使走传统批发渠道,品质也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疫情期间,消费力降低,采购客商可选择性扩大,分级挑选更加严格,农产品滞销情况时有发生,滞销农产品中不乏多数为残次品。


微信图片_20200420101142.jpg

03  疫情重创致蔬菜产业生产运营困难


    我省蔬菜生产依然处于“靠天吃饭”阶段,生产利润小,加之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缩小;疫情影响下,成熟蔬菜无人采收而压田,采收蔬菜又遇销售难题,资金周转和回笼困难,企业亏本生产经营现象普遍;传统生产模式下,各环节及时调整难度大,生产效益低甚至亏损导致个别企业放弃蔬菜生产。


微信图片_20200420101146.jpg

 

政策建议


01  加快机械化发展,解决用工问题



    为突破蔬菜生产中“用工难”、“用工贵”这一难题,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已是大势所趋。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19年我省叶菜类蔬菜产量占比高达51%,针对我省实际情况,重点首先是力争叶菜类蔬菜进行机械化生产。据统计,机械化移栽效率至少是人工移栽的5-10倍,能极大提高劳动效率且节省生产成本。根据省内实际情况,一方面从设施类型、生产模式、蔬菜种类和生产环节全方位出发,系统设计整个生产过程并落实于机械和产品;加强开展农机推广展示活动。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转变生产观念,提倡大、小型机械在适宜蔬菜种类和生产环节尽可能使用,倡导提升蔬菜产业“宜机率”,逐步实现“机器换人”。


微信图片_20200420101151.jpg

2.jpg


02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加强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强化生产、加工、流通、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的监查,确保农产品品质一流,加快质量、包装标准化。另外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化作为蔬菜产业升级和市场渠道拓展的核心抓手,以“新三品”融合作为品牌化目标的基本路径,依托我省各蔬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或产业园,做响区域公用品牌、做大企业品牌、做强产品品牌,树立打造独具影响力的单品或系列品牌,使更多优质品牌产品走向市场。


3.jpg

03  稳供保价鼓励支持重点农业生产企业


为保障蔬菜稳定供应,帮助生产企业渡过难关,鼓励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用工补贴政策,对当地蔬菜重点生产基地雇用人工进行适当的用工补贴,以减少蔬菜生产成本。另外可利用贴息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和保障农业生产,缓解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保证农业企业正常运作。



数据来源: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