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新农人
展销会现场农产品种类繁多
“丁香鱼很好吃!我专门过来买的。”6月23日,在潮州市扶贫产品展销会现场,市民陈姨试吃了丁香鱼腌制品之后赞不绝口,得知是扶贫产品,当即买了6瓶。据悉,该展销会为期两天,汇聚了约300种潮州特色扶贫产品,旨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农产品销售,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拓展新渠道,开馆当天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购买。
“这个怎么卖呀?”“订单有多少?”“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展销会启动仪式后,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市长殷昭举带队巡馆,在展位前品茶、喝果汁、尝小吃,并带头消费,与摊主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参展农产品的产品特点、生产销售情况及带动贫困户脱贫情况,为特色农产品点赞、“打call”。
变农产品为商品,变收成为收入。当前,潮州将“兴农惠农工程”列入“六大工程”,全力抓好总投资超10.7亿元的15个“兴农惠农”工程,提出要优化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进城”。此次举办的扶贫产品展销会,数量众多的潮州特色农产品得以汇聚一堂,为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振兴、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精细化
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展销会共设置了“优特茶品”“鲜果杂粮”“休闲食品”“电商平台”“花卉茶艺”等5个展区38个室内展位,现场产品琳琅满目,既有登塘炒仔茶、白水菠萝、英粉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又有芡实乳果、深海鱼干、橄榄菜等深加工食品……品类多样,各具特色,大多数是由当地贫困户生产,由合作社或扶贫企业统一加工、包装而成。
精细化是展销会上众多扶贫产品的一大特点。单单以芡实为原料,湘桥区兴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就自主研发生产出了芡实维钙片、芡实蛋白粉,而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则以潮安区东凤镇出产的芡实为原料,推出了芡实乳果等新型健康食品。
芡实是东凤镇的名特产,年产量达700多吨。把简单粗放的芡实生产种植转变为深加工销售,是该镇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镇荣介绍,企业借助东凤镇当地芡实成熟产业体系,投入现代化芡实初加工生产线,研发出多种芡实原料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展销会现场还有不少精细化深加工产品,参展商多以柠檬、青梅、红薯、莲子等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推出不同类型的休闲食品。如广东润德食品有限公司就以饶平县三饶镇种植的青柠檬为原料,推出鲜柠檬、柠檬膏、柠檬干等多类优质产品,展销会两天吸引了大量客源,现场部分产品已销售一空。
李雅林指出,此次展销会为本地农产品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也是助农惠农的生动实践,为潮州市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开了好头。同时,鼓励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社继续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奔康。
产业化
变“输血”扶贫为“造血”兴农
产业强则乡村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
在饶平县榕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展位前,一款特色农产品富硒红蜜薯引来许多市民驻足。该合作社位于饶平县大埕镇红花村,驻村第一书记葛光军介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有机肥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产出的红薯绿色健康,且更加香甜美味。告别了以往零散落后的种植方式,红薯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今年春节前后收成约4万公斤,销路也陆续打开。
目前红花村已有22户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中。贫困户陈钦锐是合作社社长,他一个人就承包了8亩地,并且通过掌握科学种植方法,亩产量达到4000斤左右,他的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加到4万多元,日子也跟红蜜薯一样越过越甜。此次,他也来到展销会现场,在推介合作社的农产品的同时,探索新的销售渠道。
展销会上,饶平县三饶镇粮田村的专业合作社带来特色产品“凤嘴蒜头”,一个早上就卖出100多斤。粮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敏介绍,以往村里农户大多数是零散种植和销售,每斤蒜头只能卖出去4到5元,而合作社通过带动村里贫困户统一种植,并以每斤13至14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再进行统一腌制和包装销售,农户年收入能达到近万元。
通过产业化发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兴农,成为潮州不少贫困村走出脱贫奔康的新路子。殷昭举表示,通过本次展销会,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兴农惠农”工程,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助力农产品销售,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拓展新渠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新动力。
电商化
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在展销会现场,也有不少特色扶贫产品依托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效益明显提高。近期,饶平县英粉村通过与潮州邮政的“邮乐网”合作,以“电商+寄递+金融”的模式,在一周内就通过线上收到了共2000斤的土蜂蜜订单。“与电商平台合作,大大拓宽了村里蜂蜜的销路,农户收入更有保障,劳动生产也充满信心。”英粉村驻村党建指导员刘建鸿说。
“电商助农”是潮州推动消费扶贫的一大举措。当前,潮州正通过积极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展销平台,推动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扩大特色扶贫产品的销售空间,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潮安区登塘镇就打造了“登隆电子商务”这一平台,整合全镇各个乡村出产的特色产品,并统一出售。此次展销会上,登塘镇“炒仔茶”、白水村的菠萝和粿条、田东村的番薯、栖凤村的蜂蜜齐齐“上阵”,市民只需要来到登隆电子商务这一个展位前,就能挑选购买登塘镇的各类特色扶贫产品,还能通过现场扫码进入线上商城进行购买,由工作人员直接从登塘镇提货配送到家。
该平台负责人陈萍萍表示,23日当天,现场菠萝和粿条就各卖出了100多斤,番薯则出售了70多斤,而蜂蜜更是销量喜人。通过现场销售和线上预订两种方式,该平台仅一天就售出600多斤蜂蜜,连仓库都已经搬空,还有多个客户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批量购买登塘蜂蜜。
当前,潮州正贯彻落实《潮州市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3年)》,科学布局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加快构建高效运转的农村物流体系,推进电商物流服务网点在农村地区优化布局,实现“农产品进城”。未来,还将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增强农村物流配送服务能力。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