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8月30号
贵州苗寨反排村祭桥节——“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纪实
编辑:新农人

image.png

苗寨反排村位于黔东南台江县雷公山山麓,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400多户,1784人,全部是木质结构吊脚楼。

image.png

反排村第一大家族,张姓家族准备带领家族成员出发祭桥。芦笙舞必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路吹奏。

image.png

张姓家族走在去村中最古老的桥献祭的路上。献祭路上的顺序一般是,芦笙走在队伍最前端,家族中有威望的族老和年轻人紧随其后,走在最后面的是挑着祭品和美酒,带着孩子的妇女。

image.png

一个家族在桥上的献祭结束,正在离开,赶往反排村广场。另一个家族在芦笙的带领下,正赶往桥上献祭。两个队伍在泥泞的小路上相遇。

image.png

祭品摆放完毕后,寨老主持庆祝意识,献祭词、祭歌。祭歌由寨老主唱,围成一周的村民根据寨老的节奏附和。

image.png

祭歌唱完后,最隆重的祭舞开始。祭舞分两部分,先跳芦笙舞、再跳木鼓舞。跳舞时,跳舞时,所有舞者围成一圈。男性在内圈,女性在外圈。舞韵男人奔放,女人婉约。男女老幼只要愿意,都可以入场跳舞,最长可以从上午一直跳到晚上。

image.png

反排村书记万德学和反排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政文在舞圈中央互相敬酒。祭桌上的大酒坛酒香四溢。每年农历二月二是苗族的传统节日祭桥节。苗族修桥祭桥,意在积德,祈求桥神送子送福,希望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出行逢凶化吉。2014年祭桥节,适值民生银行“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落脚反排村第一年。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为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一直是民生银行“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目的。2014年,3月2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对反排村祭桥节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